proe的斜導柱三維Program設計
2013-06-28 by:proe培訓中心 來源:有限元分析培訓中心
斜導柱抽芯廣泛應用于型腔模設計中,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側抽芯成型手段。但在手工制圖和二維設計時,設計員不得不花費足夠的時間來對其長度等參數(shù)進行計算,而且每一次都進行這樣重復性的勞動。目前,隨著三維CAD軟件的開發(fā)和廣泛應用,模具三維CAD方興未艾。其中proe軟件在模具行業(yè)的應用得到了廣大設計員的認可,它強大的參數(shù)化和程序化設計功能使模具設計產生了質的飛躍。通過實踐,我們將斜導柱的自動化設計應用于模具設計,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。在使用斜導柱抽芯時,即可直接調用自動化設計完成的斜導柱并將其裝入裝配中,執(zhí)行再生命令,根據(jù)系統(tǒng)提示,按照設計要求只需輸入6個數(shù)值,瞬間即可完成斜導柱設計,并且斜導柱在裝配中的位置可隨時修改,非常方便。
1 斜導柱的應用形式
斜導柱的應用形式多種多樣,但斜導柱的抽芯原理是相同的。為了便于說明斜導柱在三維模具設計中的自動化應用,本文僅以最常用的比較簡單的應用形式為例來進行描述,本文所引用的斜導柱應用形式如圖1所示:
2 影響斜導柱長度的參數(shù)確定
如圖2所示,當忽略抽拔間隙C和斜導柱孔_R時,斜導柱的理想長度可由以下幾部分組成,即斜導柱的總長=L1+L2+L3+L5,由圖2可知,L1由固定板的厚度和抽拔角度決定,L2由斜導柱直徑和抽拔角度決定,L3由抽拔距離和抽拔角度決定,而L5在實際設計中并不參與抽芯,一般取3-5mm即可,本文將其設置為定值L5=5。也就是說,理想狀態(tài)下,斜導柱的長度由固定板高、抽拔角度、抽拔距離和斜導柱直徑4個參數(shù)控制。而在實際設計中,將導柱孔設計成大于斜導柱一定的數(shù)值,并且將導柱孔的上緣倒出R角較為合理,這樣,抽拔間隙和斜導柱孔_R將使斜導柱的理想抽拔長度偏小,盡管偏小值不大,在實際設計當中也不能忽略。因此,在斜導柱的實際設計當中,將有6個參數(shù)將決定著斜導柱的長度,即固定板高、斜導柱直徑、抽拔角度、抽拔距離、抽拔間隙和斜導柱孔_R。
3 斜導柱徑向尺寸計算
由圖2可知,D1為斜導柱的直徑,在實際設計當中,D1為一個變量。D2、D3為固定處直徑,根據(jù)經驗所得,D2=D1+2,D3=D2+4=D1+6即可。也就是說D2和D3相對于D1來說,是一個定值,它們由D1斜導柱直徑來決定。
4 斜導柱的長度計算
4.1 斜導柱總長度計算
斜導柱的長度計算分為兩部分計算:理想狀態(tài)下(忽略抽拔間隙和導柱孔_R)的長度和由于抽拔間隙和導柱孔_R的存在應加入的補償長度兩部分。
在這里先設置如下的關系式
AA=斜導柱直徑
BB=固定板高
CC=抽拔距離
DD=抽拔角度
EE=抽拔間隙值
FF=斜導柱孔_R
那么由圖2容易求得:
理想長度= L1+L2+L3+L5(L5為定值5即可)=BB/cos(DD)+tg(DD)*AA/2+CC/sin(DD) +5補償長度=EE/tg(DD)+FF/cos(DD)斜導柱的總長度=理想長度+補償長度
4.2 斜導柱固定長度(L6)計算
由圖2可知,斜導柱在固定板中的固定長度最大為:L6=L1-tg(DD) *D2/2= BB/cos(DD) -tg(DD) *(D1+2)/2,而在實際設計當中,我們可將其原整,即L6=FLOOR(BB/cos(DD) - tg(DD)*(D1+2)/2),FOOLR為取小于括號中數(shù)值的最大正整數(shù)。
4.3 固定臺肩高度(L4)設計
固定臺肩高度L4在實際設計當中,一般取5即可,可視其為定值。
5 斜導柱的自動化設計
5.1 在proe的零件設計模塊,先建立三個基準平面,然后點擊Feature/Create/Protrusion/Revolve,使用旋轉方式建立零件模型,剖面如圖3所示,完成的三維零件如圖4所示。
相關標簽搜索:proe的斜導柱三維Program設計 proe斜導柱設計 Fluent、CFX流體分析 HFSS電磁分析 Ansys培訓 Abaqus培訓 Autoform培訓 有限元培訓 Solidworks培訓 UG模具培訓 PROE培訓 運動仿真